牙齦萎縮與骨質不足也可以全口重建?All-on-4 的四大關鍵技術

2025-08-21 更新

All-on-4 是近年來全口重建的一大突破,利用四支植體支撐全口假牙,達到「少植體、多支撐」的效果,讓許多全口無牙或多顆缺牙患者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咀嚼與美觀。

過去植牙時,骨質不足常是最大的障礙,那 All-on-4 呢?如果我牙齦萎縮、骨質不足,還能做 All-on-4 嗎?接下來,我們會用簡單易懂的方式,帶你了解牙齦萎縮與骨質不足的原因、對植牙的影響,以及為什麼 All-on-4 依然可能是你的最佳選擇。

牙齦萎縮與骨質不足的原因與影響

牙齦萎縮的4大常見原因

  • 牙周病:慢性發炎會破壞牙周組織與牙槽骨,造成牙齦逐漸退縮。
  • 長期缺牙:失去咀嚼刺激後,牙槽骨會慢慢吸收,牙齦也會跟著變薄。
  • 刷牙方式不當:刷牙太用力或橫刷,長期會磨損牙齦。
  • 年齡因素:隨著年齡增長,牙齦與骨質自然流失。

骨質不足的主要成因與口腔影響

  • 缺牙後骨吸收:缺牙太久,牙槽骨因缺乏刺激而被吸收,骨質逐漸減少。
  • 骨質疏鬆症:全身性骨密度降低,也會影響牙槽骨。
  • 外傷或手術:可能造成局部骨缺損。
  • 慢性炎症:長期發炎會降低骨再生能力。

牙齦萎縮、骨質不足對 All-on-4 植牙的挑戰

  • 植體固定力降低
    骨密度不足時,植體與骨頭的接觸面積變少,初期穩定度下降,可能需要延長癒合時間。
  • 限制植體位置與角度
    骨高度不夠會限制植體長度,骨寬度不足會影響植體直徑與位置,導致手術需要更多設計調整。
  • 增加手術複雜度
    在骨質條件差的情況下,醫師需考慮傾斜植體設計、導板輔助,甚至結合補骨手術。
  • 延長恢復期與風險
    骨質不佳可能延長癒合期,也稍微增加植體鬆動或失敗的風險,因此需要嚴格的術後保養與定期追蹤。

💡 小提醒:骨質不足並不一定要放棄 All-on-4,透過數位斷層掃描(CBCT)精準評估,加上植骨或骨增生等技術,許多患者仍能安全完成全口重建。

為什麼骨質不足的患者仍可能適合 All-on-4?

骨量確實是植牙手術的重要考量,但 All-on-4 的特殊設計,讓許多過去被認為「骨頭不夠」的患者,依然有機會成功完成全口重建。

1. 後傾植體設計,避開骨量不足的部位

All-on-4 的後方植體會以傾斜角度植入,這樣可以避開骨高度不足或解剖限制(例如上顎竇、下齒槽神經),同時利用骨質較好的區域獲得穩定支撐。

2. 善用後牙區與顎骨前部的骨質支撐

即使前牙區骨量不足,醫師仍能將植體放置於後牙區或顎骨前部,這些區域的骨質通常比較密實,能提供足夠支撐力。

3. 結合補骨與骨增生,提升植體穩定度

若骨量不足到影響植體穩定,醫師可先進行補骨、骨增生、上顎竇提升等手術,改善條件後再植牙,有時甚至能一次完成補骨與植牙,縮短療程時間。

4. 數位導板技術,精準植入 All-on-4 植體

現代數位植牙技術可透過 CBCT(3D 電腦斷層)與數位導板規劃,讓植體在骨質最優的位置植入,減少不必要的補骨範圍。

💡 是否能直接進行 All-on-4,需要醫師透過影像檢查精準評估。有時即使骨質不足,也能藉由植體設計與補骨策略,達成穩定、長久的全口重建效果。

All-on-4——讓更多人跨越骨質不足的門檻

牙齦萎縮與骨質不足,確實會對傳統植牙造成挑戰,但 All-on-4 的特殊設計,讓許多過去無法植牙的患者重新看見希望。

如果你正為缺牙與骨質問題煩惱,不妨與專業牙醫師深入討論,評估自己是否適合 All-on-4——也許,距離重拾笑容與自信,只差一步評估的距離。

快速跳轉目錄

台北安星牙醫診所:天母/士林牙醫診所推薦 

All-on-4 全口重建專家及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中心,從口腔到呼吸都安心!

Picture of 安星牙醫診所
安星牙醫診所

安星牙醫位於台北士林區,以人為本提供完善牙科治療為初衷的天母在地診所,我們專精於All-on-4 全口重建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療程,期望透過專業與人本關懷,回饋天母在地居民,讓安星成為您健康生活圈的一部分。

牙科專欄